現代銀行業充斥著交易者讓雇主損失慘重的故事。但法國興業銀行(Societe Generale)的交易員傑洛米•科維爾(Jerome Kerviel)的案例是明顯出格的。
在尼克•利森(Nick Leeson)於10多年前拖垮巴林銀行(Barings Bank)之後,風險管理變得更為嚴謹了。各家銀行安裝了復雜的黑匣科技,以避免類似災難再次發生。但傑洛米•科維爾這位後臺工作人員出身的“單純”期貨交易員為興業銀行造成了49億歐元的損失,展示了欺騙這些復雜的系統是何等容易。
盡管如此,藏匿如此之大的交易損失仍然是一件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,不管時間的長短。高管們理應知道自己眼皮底下發生的事情。但是,對於一個熟知後臺電腦系統並且據稱掌握密碼的電腦好手而言,合規控制措施與警惕的管理人員又能帶來怎樣的保護呢?
人們很容易指出,興業銀行發生的問題是更大的銀行業危機的一個癥狀:金融機構對新奇金融工具的價值進行博弈,結果遭受巨額損失。
這不太可能。只要人性不變,而交易者又會因為盈利受到獎勵、賠錢而丟掉工作,那麽,欺騙風險永遠都會存在。這種風險通常會被計算機軟件密碼及公訴的威懾所抑制。在此案中,這位興業銀行交易員如同利森一樣,從自己早先的後臺經歷中學會了藏匿自己頭寸的方法。
對於這家創建於拿破侖時代、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並最終成為法國商界支柱之一的機構而言,此次使之蒙羞的事件仍可能是致命性的。它完全有可能被某個或某些競爭對手收購。
對於投資者而言,在全球金融市場飽受打擊的動蕩的一周中,這是一個不祥之兆,說明銀行系統非常容易遭遇災難性的失敗。正如自年初開始的資產價格波動為興業銀行帶來了更多的問題,其它銀行完全有可能也潛藏著因為判斷失誤而產生的巨額交易虧損。
現在的大問題是,這個行業是否還隱藏著什麽事情?很少有人曾預見到信貸緊縮產生了多麽深遠的影響。沒有人曾相信作為安全的最終擔保者,行業保險機構(monoline insurers)會出問題。合規制度曾是滴水不漏的。現在,人為錯誤證明它們並不管用。如雷曼兄弟(Lehman Brothers)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•富爾德(Richard Fuld)所說:“如今,沒什麽事情會嚇到我,也沒什麽會讓我吃驚了。”
出處:[英國《金融時報》]
=========
酷評:闖過五層防護繫統,還是work alone,這樣的啓示真的是無話可說!
Saturday, January 26, 2008
法國興業銀行受騙的啟示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